14/08/2017

a12(1/2)

Day 4(1/2) 林道‐116km‐ 新天鵝堡‐25km‐威斯教堂‐40km‐林德霍夫堡‐15km‐圖畫小鎮

新天鵝堡 -- 童話般的德國城堡。
(照片有部份來自團員或網路)
新天鵝堡這座理想化的浪漫主義建築與其主人悲慘的生活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令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為之著迷。 由於路德維希二世 (Ludwig II.) 不再是現實王國裡的君主,他便給自己建造了一個用傳說和童話堆砌而成的虛幻世界。到德國大家一定會想到新天鵝堡,它是德國境內最多人拍照的建築物,也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新天鵝城堡的建立者是巴伐利亞的國王路德維希二世。這個國王無治世之才,卻充滿藝術氣質,他夢想將城堡建成為一個童話般的世界。路德維希二世親自參與設計這座城堡,城堡中擁有大量德國天鵝雕塑。新天鵝堡的獨特外形激發了許多現代童話城堡的靈感,美國加州迪士尼樂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睡美人城堡的靈感均來自於此。


從停車場就看到舊天鵝堡


阿爾卑斯湖(Alpsee)的美麗倒影





上新天鵝堡不是坐馬車,就沿著山路步行



著名的瑪麗安鐵橋,是眺望新天鵝堡的最佳位置

(照片來自網路)
鐵橋是下懸掛在九十公尺高之普宇拉峽谷上空


瑪麗安橋 橋上拍新天鵝堡角度極為漂亮
新天鵝堡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矗立在石山高原上
城堡就像是大自然那美麗山間的一座巨石,
整體的設計與建築物巧妙結合在一起。



新天鵝堡旁一處極佳視野


舊天鵝堡就位於阿爾卑斯湖(Alpsee)旁的高山上
右方是一較小的天鵝湖(Schwansee)


高聳的新天鵝堡


新天鵝堡的側面外牆,高聳挺立


高聳的城堡依稀可以看到現代的鋁門窗 非常不調和


鋁門窗


城堡外四面旗子,左起分別代表新天鵝堡、巴伐利亞王國、德國、歐盟


入口處看板會顯示參觀梯次及時間點
新天鵝堡是僅次於凡爾賽宮的「宮廷景點」,全年遊人如織,所以有一套相當有效率的管控方式因應:山腳購票、定時、取號碼,上山後依序入列、排隊等候入場,若逾時則電子柵門無法通過。進去之後會有專人導覽,與其說是導覽不如說只是聽廣播解說而已 
城堡的裝潢極盡奢華,從天花板、燈飾、牆壁到日常用具,無一不是工匠精雕細琢之作。可惜內部不能拍照,

以下是從網路摘取的照片
(照片來自網路)
加冕廳-頭看屋頂的太陽與星辰,以及低頭看到地板的動植物圖案皆是馬賽克拼貼,這說明國王的地位介於上帝和百姓之間,而中間900公斤可插放96支臘燭的大吊燈是王冠的象徵(包括其他房間的大吊燈燭台數都是12的倍數,原因是根據"約翰啟示"天堂的耶路撒冷有12扇大門)

(照片來自網路)
這懸弔的枝狀燈架重約900公斤,但路德維希二世未曾見過這燈架,因爲直到1904才被完成(1886年路德維希二世就過世)。地面上的四方平台是預定放置國王寶座的地方,但因為經費不足未能完成。

(照片來自網路)
台楷上方的半圓牆面上方中間的人物是耶穌,左側是聖母瑪麗亞右側是施洗約翰,下層棕櫚樹之間是六位國王,由左而右依序是波蘭、匈牙利、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國王,畫像最下層兩側分別是十二門徒

(照片來自網路)
國王起居室中國王的床蓋是木製的,上面有哥德式的精緻雕刻,包括頂棚,壁板的雕刻工程, 共花費十四位雕刻家四年的歲月完工 。窗戶,床罩,椅背都是使用深藍色的布料及金色的刺繡,全都是路德維希二世所喜愛的顏色。每間房間內的裝潢都給人充滿理想與幻想的感覺,但卻一點也不適合人居住。

(照片來自網路)
起居廳-此廳最醒目的是那座細緻的白天鵝瓷器。天鵝堡的命名原因其實是因為城堡整個所在地區施萬高(Schwangau)就是與天鵝同義,而且天鵝也是施萬高的騎士的象徵,瓷天鵝後方的壁畫就是華格納寫的歌劇「羅恩格林」,畫中描述主角羅恩格林在潔白的天鵝戴乘中出現,並解救女主角,劇中的天鵝和城堡恰好相呼應,舊天鵝堡是由路德維希二世的父親-馬克西米連(Maximilian)所建造,而路德威國王二世在那裡渡過他的青少年時期時,就深受當時已將「天鵝」作為舊天鵝堡之精神象徵動物所影響,種種原因才有天鵝堡這個名稱!

(照片來自網路)
歌劇大廳-四週環繞著華格那最後的歌劇著作聖盃騎士-帕西法爾的故事內容畫作,而舞台的左上方可見到代表國王巴伐利亞家族的徽章,也是唯一在這棟建築內可以看見的王室圖像

威斯教堂
威斯教堂, 此教堂於1983 年 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保護的世界遺產,為洛可可式建築,於18 世紀德國宗教建築中最崇高傑作,被稱為「巴伐利亞草原奇蹟」。
在 1730 年,有兩位修道士為了耶穌受難日的遊行所需,雕刻了「被鞭打的教世主」。但是,他們在雕刻這雕像的時候,因為在膝蓋上鋪了一塊紅色的亞麻布,所以這救世主的雕像被染成像是血跡班班的樣子。這尊受鞭打的耶穌雕像,後來被收藏在修道院閣樓裡。某天 碰巧被一位農婦發現,她便將祂帶回家供奉,每天誠心地對著祂禱告。 
於 1738 年的某個夜晚,農婦突然發現耶穌顯靈,流下了一滴滴眼淚,神蹟很快的便傳了開來,大批的信徒遠遠來自瑞士,意大利,波西米亞還有匈牙利來此朝拜。由於名氣遠播,在 1740 年時,於威斯牧草地上蓋了座小禮拜堂供大家朝聖。 

而修道院的院長,因為當初將雕像封存在閣樓裡覺得過意不去,所以在 1745 年決定在牧場的所在地興建一座大的朝聖教堂,並請來當時著名的設計師茲馬曼兄弟,攜手打造一座最美輪美奐的教堂。威斯教堂可說是茲馬曼兄弟退休前的最後一個作品,他們投注了畢生心血,希望留下一個完美的句點。教堂終於在 1754 年完工,而茲馬曼兄弟的弟弟,也傾心於親手設計的這座教堂不捨得離開,便在教堂附近建了棟房子, 終其一生長住在此,守護著自己的傑作。


威斯教堂座落於碧綠寬廣的草地中 被稱為草地教堂

威斯教堂座 從停車處到教堂還是有這麼一大片的草原。從這教堂在1745年開始建造這個教堂,1983年被聯合國文教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產至今,這個教堂 的周遭環境還是沒有什麼特殊的變化。 威斯朝聖教堂每年有超過一百萬的遊客到此參觀,但是德國人執意保護這裡的環境,沒有因為變成觀光勝地而到處充滿旅館,小販和地攤。 威斯教堂 還是維持著孤立在草原的原來面貌。


白壁紅瓦威斯教堂的外表簡單 但進去後卻是讓人驚艷


此建築堪稱德國洛可可式教堂的經典,是18世紀建築師哲音馬曼的傑作。威斯教堂外表簡單,內部裝飾卻光彩奪目,雕刻、漆飾及濕壁畫融為一體。


最奇妙的是有「天堂之門」稱譽的天花板壁畫,天花板其實是平的,但壁畫卻造成拱頂的視覺效果,彷彿可以直通天際。 天花板上的濕壁畫是由慕尼黑的宮廷畫師 Johann Baptist Zimmernann 所畫,這天花板據稱是洛可可藝術作品最美麗的一幅。


這應該就是所謂「通往天堂」的門了。


這麼美的處所 當要留照


主祭壇



被鞭打的基督


教堂入口處上方的管風琴


壁畫多出自聖經


這麼富麗堂皇的天花圓拱即使看起來像是石頭蓋成的,但為減輕重量 實際上是採用木料建造而成的。


這些柱子看起來全是高級的大理石,但是根據旅遊書上的說法,這些柱子全都是石膏假造成的,高級的繪畫功力讓人完全看不出這是假的大理石。


聖壇上有一個縷空的小洞上有一匹小小的銀羊。這羊本身可能看起來不是很了不起,但是請注意一下那洞旁邊像窗簾布一樣的雕刻。那塊藍色的布簾看起來就跟真的沒兩樣。


教堂內可以看到極多精美的藝術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